跃捐田作学校基金,捐田租达816石。
50至70年代,因为一些特殊原因,集资建校,群众办学工作曾一度被忽视。
直到进入80年代,县内集资那样的工作才重新得到重视,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,社会的各界人士便开始踊跃捐款,为家乡的中小学建设添砖加瓦。
不得不说博白人在这方面还是非常团结的,就算是那些在省外已经工作数十年,很少再回到家乡的博白人,在听说家乡要集资建校后,一个个都是慷慨解囊,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
据博白县志统计,在1986年到1987年,全县共筹集资金1341.2万元,新建校舍15.43万平方米,建成标准教室1711间,教工宿舍1304间,维修校舍19.7万平方米,新置课桌5671套。
待到了1988年,全年又集资1544.2万元,推倒严重危房7.53万平方米,回建、新建校舍15.55万平方米,维修一般危房10.8万平方米,添置了大批教学设备,改善了县内学校的办学条件。
要知道,现在博白人口也就一百多万人,两年多的时间集资建校的资金将近两千九百万,这还真是没几个县能够做到的。
毕竟,博白县可不是那种富裕的县,直到二三十年后都还是自治区级的贫困县,但在教育方面,群众却如此舍得出钱,那后世博白县的教育能在广西名列前茅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。
……
那耶村老祠堂。
此时春运已经结束,那耶邓氏例行召开族会,给族人们发放客运公司的分红。
随着去广东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,客运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是越来越强,今年给族人们的分红,已经高达800块钱一股了。
整整两百多万的现金摆在台上,由于面值最大的只有10元,相当于后世两千多万的现金,那视觉效果还真是挺令人震撼的。
每年那耶邓氏的客运公司发放分红的时候,鸡麻坡、帮良、深水田村这些离得不远的官氏族人,得到消息后都会过来围观,今年自然也不例外,而且围观的人数比往年都要多。
看到摆在桌上的那么多现金,这些官氏族人自然都是羡慕不已。
这已经是客运公司第三次分红了,整个流程跟前两次一样,没什么好说的,邓世荣这个股份最多的族头分到了28.8万元,那需要用麻袋来装的现金让全场为之侧目。
等分红完毕,邓世荣才上台说道:“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