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苦笑道:“殿下这是为难末将了。”
陈庆不待他推辞,笑道:“梁将军,我知你忠心为国,所言皆为大康。然眼下我等能做的,唯有将建议写成奏折,呈递父皇,由他定夺。其余之事,我等实在无能为力。”
梁安见陈庆如此说,只得作罢。他望向远处的襄阳城,心中感慨万千,忽吟道: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”
陈庆听罢,拍手赞道:“好!梁将军不愧为我大康状元,才思敏捷,令人钦佩!不知可否再赋一首?”
梁安连忙摆手:“殿下谬赞,佳句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,岂能信手拈来?”
陈庆大笑,连声道:“好!好!既然梁将军无新作,那便进城吧。不过,我倒觉得此诗可稍作修改。”
梁安随陈庆前行,听他说道:“如今楼兰已为我大康州县,不若将‘楼兰’改为‘倭国’,如何?不破倭国终不还!”
梁安闻言,不禁失笑。陈庆以为他赞同,正欲追问,梁安忙道:“殿下未免太过抬举倭国了。此弹丸小国,虽矿产丰富,但人口稀少,国土狭小,不过几个村庄、城镇便可自立为王,内部割据,自相攻伐。如此之地,何以与楼兰相提并论?”
陈庆讶然:“梁将军对倭国竟如此了解?”梁安笑道:“此乃审问俘虏所得,再结合一些古籍记载,略知一二。”
他未提及后世之事,转而正色道:“陛下若命我等征伐倭国,必当毕其功于一役,尽量减少将士伤亡。大康崛起,万国来朝,岂能因轻敌而损兵折将?”
陈庆点头:“梁将军所言极是。是我等思虑不周,以为凭强兵便可无往不利,却未料需先探明敌情。”
梁安附和道:“正是,百战百胜,贵在知己知彼。唯有如此,方能稳操胜券。”
陈庆叹道:“梁将军果然深谋远虑。只是,倭国虽小,却也不可过于轻视,以免徒增伤亡。”
梁安肃然道:“殿下放心,末将必当谨慎行事,绝不让将士白白牺牲。”
两人一路交谈,不知不觉已至襄阳城下。城门缓缓打开,守城将领率众迎接。陈庆与梁安入城后,稍作休整,便召集众将商议军务。
梁安在会上再次强调:“襄阳虽为腹地重镇,然其战略意义不容小觑。我等需加强城防,尤其要严防内患。驻守将领务必严加选拔,确保忠诚可靠。”
众将纷纷点头称是。
陈庆则笑道:“梁将军所言极是。不过,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