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个共同点,总是欠缺了一口气。
就像郑居中评价绶臣的那句话,“可惜你们总是棋差一着。”
外界可能并不清楚,绶臣的首徒身份,是他自己当年主动找到周密得来的,并非流白这些师妹师弟,是文海周密挑挑拣拣,选出的亲传。绶臣很早就清楚“人力终有穷尽时”的道理,不懂得尽可能与天地借势,与旁人借力,就会将登山之路走得越来越窄。要走独木桥,岂止是合道一事而已。
即便如此,郑居中依旧对他评价不高。
绶臣便追问何谓“棋差一着”,郑居中说你们这类人物“只会用力,不肯用心。”
绶臣再问“如何用心”,郑居中答以“剑修能人我皆斩两无误,道人能在一境即合道散道。”
当时流白听得一头雾水,绶臣却是言下有悟,这一路都在悉心揣摩此等用心之真意。
郑居中说道:“我不怕你们所有人都变得更强,修道路上各有机缘,勇猛精进,迅速登顶。”
周清高说道:“郑先生只怕举目四望,人间已然无敌手。”
郑居中一笑置之。
绶臣突然笑道:“他们是心有灵犀还是怎的,一个个不请自来,倒是省了我们好些脚力。”
原来是道路上,约好似的,来了几道熟悉的身影。
为首的,是个身材雄伟的男子,他头戴一顶古怪道冠,瓜棱样式,白釉质地。
男子面有黄金色泽,他腰间别着一对小巧的青铜斧、黄玉钺。
他名为元婴,独自走在最前边,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。
身后两位女修,是一对兄妹。
肩挑竹竿、尾端悬挂一只葫芦的,叫鱼素。周密传道一向讲究因材施教,鱼素所学驳杂,是学那浩然的柳七。
身边那个身材消瘦的女子,叫窈窕,她背着一张极为夸张的巨弓,极为擅长远攻偷袭,不过她真正的杀手锏,却是袖里的那把匕首。她跟秋云都是一样的路数,既是修士也是武夫。
一个腰悬布袋的稚童,他名为玉璞。
作为玉符宫嫡传,符箓一道的炼师,跟剑修是最为惺惺相惜的,理由很简单,都缺钱,实在是太缺钱了。
可惜老祖师不但嫌弃他心性不好,竟然还要忧心他资质太好,也就怨不得他盗宝下山了。
他一直盯着前边女子的背影,每当窈窕袖子微动,他便识趣从她腰肢或是腚上移开视线。
走在这支队伍最后边的,正是蛮荒天干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