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之恩,君臣有别,他又不能指责这些事没办成是皇帝太过急躁有毛病,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,是自己没用。
所以他给崇祯献上了“宽以御众,简以临下,虚以宅心,平以出政”的《四箴》,意思是让皇帝看到心里去,听进去这话,就算他没白干。
这四句话的意思很简单,让崇祯对大臣更直率、更宽容平和,别动不动就关人杀人,用更柔和的政治手段做事。
天下政策是药三分毒,任何未经深思熟虑的政策,负面影响天下都承受不起。
刚献完四策,就赶上武生李璡进言搜刮江南巨室。
钱士升一定要把李璡下狱,是因为害怕,但并不是因为他自己是江南人,害怕将来会被抄家。
而是他早年求学的时候,并没有想着单凭科举入仕讨生活,学了很多经济上的知识。
如今秦晋楚豫及江北已无宁宇,川贵连年战争,两广地处偏远,北直隶更是处于八旗威胁之下,大明看着挺大挺强,西讨憨贼东拒金虏,可实际安稳的地方只剩江南半壁跟一条运河了。
别管江南是穷是富,士绅是好是坏,至少一年几百万石的漕粮真能给运到通州来,这是天下哪里都没有的能力。
那粮食北京看得见摸得着,蓟辽的部队吃得到。
真想抄,把皇城根儿的皇亲国戚抄了,增收还不影响天下局势,江南的漕粮还能运来,好歹也算开源。
你自己抄自己把目前惟一一个还算稳定的江南弄崩,士绅武装起兵反你、佃农奴仆也不感念你的好。
两边打起来闹起来,运河一断,大明这戏还怎么唱?
这么简单的道理,皇帝不懂,难道温体仁也不懂?
崇祯说钱士升整天想着邀名,确实没错。
因为钱士升要甩锅,他真是材力不济,辅佐不了皇帝,也扶不了大厦将倾,所以要留些话,证明不是我想啥都不干,是想干的很多,实在人家不听。
他没办法。
而刘承宗……刘承宗的刚愎自用,比崇祯有过之而无不及,更不可能听他的话。
凭钱士升的了解,刘承宗和崇祯中间只要放一面镜子,就能映照出两个同岁暴君。
从边墙到辽阳,这一路可把钱士升颠坏了。
他左思右想都不明白,刘承宗为啥铆足了劲要来打辽阳,终于在距辽阳尚有三十里路驻营歇兵时,问了出来。
刘承宗一听就乐了:“钱阁老也有不懂的事啊?打孔耿的城,确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