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,之前有读过关于文物交易的文章啦。据说是……仅次于毒品和军火的第三大非法交易。”小如回想了一下,“那篇文章里面讲说,现在在欧洲交易的近东地区的文物,叙利亚、伊拉克、约旦的东西,98%都不是卖家合法获得的。”
“生灵涂炭,文明肯定也涂炭了。”韩易丝毫不怀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,中东地区连年战火,在人类的基本生存权利都不能保障的情况下,文物的合法交易更是无从谈起。
“文物盗运的情况肯定哪里都有,不过在我们这边,应该没有那么夸张。”徐忆如摩挲着下巴认真思考,沉吟道,“这个金华堂的主人选择一直保持匿名,应该还有除了安全性和合法性之外的其他理由。我感觉喔,不知道这个感觉对不对,但是他会不会是……故意想要把堂号跟他的个人身份分开,这样一来,就可以让藏品有独立于藏家之外的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?”
“你的这个理论……很靠谱。”韩易想了想,投给徐忆如一个赞许的眼神,“金华堂的主人有可能是身份特别敏感,如果大家都知道他是谁,那手上的藏品也许会被他本人的名声所影响。通过保持匿名,能够切断藏品与个人声誉的绑定,确保市场对其玉器的评估纯粹基于工艺和历史价值。也有可能是像养德堂的杨俊雄医生一样,是本职工作与古董圈无关的行外人,将自己暴露出来,反而会让收藏界对他藏品的真实性和珍稀度产生质疑。”
“等一下。”小如微微蹙眉,发现了一个疑点,“你说养德堂的杨俊雄医生……他的身份是公开的?”
“也是养德堂做到了一定名气之后才公开的,到了那个阶段,养德堂的招牌早就立了起来,人们已经无所谓它背后的主人究竟姓甚名谁了。而且,杨俊雄一生也没有出售过任何一件他的藏品,所以也许对他来说,藏品会不会因为他的现身而出现市场价值上面的波动,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。”
“那这么多堂口……”
“堂号。”
“堂号。是身份公开的多,还是像金华堂这样不公开的多?”
“有名的堂号里面,还是公开的要多一些。比如云中居的主人是古董界的教父级收藏家张伟华,暂集轩的主人是宝岛的纺织大王吴之方,蓝田山房的主人,是永大机电的第二代掌门人许作立。刚开始全是匿名,但等堂号的名气在业内打响,藏品有了市场号召力之后,基本上都会通过做节目或者接受专访的形式一个个现身。毕竟……人活在这个世上,有几个能抵御得住在某个领域开宗立派,流芳百世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